中国竞彩网

菁菁校园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菁菁校园 > 正文

编织梦想 勇于担当

——专访中国竞彩网援藏学生
时间:2016-10-26 责编: 浏览量:

新西部、新生活、新成长。自2003年以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都会吸引很多人参加。然而,西部生活环境的迥异,高原反应的难耐又使许多人望而止步。方奇、胡代祥,两位太工学子,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之后,却放弃了大城市安逸的工作,毅然走向西部,支援西部。

方奇——青春梦想的编织者

西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庄严而神秘的地方。而拉萨,则是一个没有距离的城市。所谓的没有距离指的是视觉上的,这里工业污染少,空气洁净。走在街道上,远处高山的褶皱与近在咫尺的面庞一样纤毫毕现。同样,拉萨也是一个有信仰的城市,你可以看到圣洁的布达拉宫,虔诚的朝拜者,感受到钢筋水泥的城市中少有的幸福。

带着对拉萨的憧憬与对梦想的期待,中国竞彩网12级材料工程系的方奇买好去往西藏的火车票。他为了这个梦足足奋斗了两年。从一开始的收集资料,到最后的名额争取。方奇,一步一个脚印走了过来。

很多人在开始都对西藏一无所知,方奇也不例外。但是,他无时无刻不在心里鞭策着自己,一定要去那个地方。怀揣着对拉萨的执念,他努力、他执着、他拼搏。一无所知,他就去查网页、贴吧、百度词条、微信公众号,所有提到西藏的信息,他都一条一条的浏览,再后来,他去找学长,去找老师,尽自己的可能吸取着自己所能得到的一切知识。

严格的考核没有难住他。多少个难熬的夜晚,他手捧着于一般人而言生涩难懂的藏语书籍,伏在桌上一遍又一遍的复习着考核资料,实在撑不下去的时候,他看看手机上布达拉宫高山草原的照片,一切,又变得如此自然,又有了为之奋斗的动力。

就这样,一针一线之间,他把自己的梦想编织得照进了现实。终于,他获得了去往西藏的名额。

当问及去了西藏是否像他自己预想的一样美好时,方奇笑了笑,“人不要老是抱怨外部环境,每一场的际遇都是有价值的,都能从中学习到东西的。这里是我梦想的地方,也是我人生为之奋斗的地方。”

“我不后悔来这里,有句话说,‘来西部后悔两年,不来西部后悔一辈子。’人这一辈子总得做点像样的事儿,不是吗?”

最后,方奇笑了,略显稚嫩的脸上闪出了一丝坚毅。

胡代祥——勇于担当的守望者

辗转3306.41公里,来到万千人心中的净土和圣地。怀揣梦想,怀揣着各种情绪。2015年毕业的计算机工程系学生胡代祥在布达拉宫下凝望着湛蓝的天空,这已经是他来拉萨的第二个年头。

说到参加西部计划的缘由,胡代祥的眸子闪过一丝不舍。他曾参加过中国竞彩网组织的暑期三下乡去山西大同王品村支教的活动。支教过程中,他感觉到那里的人被沉重的生活压迫到放弃希望。“我问过那里的孩子长大想干什么。女孩说做饭,男孩说打工,这样的回答令我感到震惊。”

他开始反思自己。我们似乎更习惯在大学的象牙塔里闭门造车,却无意中与社会脱节。有所感悟的他毅然选择响应祖国号召,加入西部计划,去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答案。

大学生应该对社会有怎样的责任和担当?这是胡代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西藏共青团首届青年农牧民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即将开展,领导通知这个活动的设计方案由他负责。突如其来的责任和担子似乎在一时间压得胡代祥喘不过气来。他有些迷茫,不知道该如何着手。

然而,在母校的历练帮了他。曾担任学院学生记者团团长的他,课余的生活是在一次又一次反复的写稿中度过的,采访、写稿、组织活动,带领记者团的成员参加一次次的实践……这些带给他的不仅仅是文笔章法的精雕细琢,更多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实践总结和学习,以及思维缜密性的锻炼和处世经验的积累。

“当时确实有很多心事,就躺在床上想了想大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想起了某次活动中用过的创意,召集队员进行头脑风暴,结合现在工作的性质,设计方案雏形就那么在脑海中浮现出来。”胡代祥笑着说。

最终,活动以高要求、严标准考验了藏区参赛者的个人素质,在一片好评声中圆满结束。

两年的时光,胡代祥已在西藏这片迷人的土地上深深扎根,自己也由内而外的越发饱满和成熟。只有真实的有了社会担当意识,工作才会求真务实,对行业的学习才会深入探索,做人做事才能说到做到。每个因子只有在各自的位置上发挥作用,社会才能开始良性的运转。而国家也可以在这样的循环中螺旋上升。

太工人——温暖的海洋

工作,考研,公务员,出国,创业,作为大学生毕业之后的选择其实有很多种。然而,胡代祥和方奇的决定,似乎打开了另一个世界。这不是一道选择题,是证明题。而在他们论证的逻辑里,包含了青春、梦想、爱心、坚持以及对支援西藏的决心。作为一名太工学子,他们践行着太工“行胜于言”的品格。

不只是他们,每一个太工人无论身处何方,都应当不忘初心。让这样一股阳光般温暖的能量,像水滴悦动,凝聚成大海。

学生记者团  解宸熙  韩慧军